高棉價漸成常態 下游企業受煎熬

       經過78月的暫時沉寂后,國內棉價自9月份展開一輪瘋狂上漲,從1.7萬元/噸飆升到本周最高的2.4萬元/噸,漲幅超過40%。棉價短時間大幅上漲,并有可能長期維持高位,令下游服裝紡織企業飽受其困,紛紛采取減產、提價等措施化解風險。

  棉花紡成紗,織成白胚,然后經過印染制成面料,服裝企業再采購面料做成成衣。棉價高企正對紡織服裝行業中下游形成嚴重沖擊。另外,今年印染企業落后產能被大量關停,也對服裝紡織企業成本和交貨期造成影響。根據工信部規劃,列入全國印染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共有201家,其中浙江省有89家,江蘇省61家,全年直接影響23億米面料的產能。

目前棉價上漲壓力已開始向最終消費端傳導,華東地區秋冬服裝批發價格漲幅普遍超過10%。“棉紗的價格若是漲5%,成衣的價格就要漲2%。但一般來說,服裝廠往往先虧利潤,扛不住了才會漲價。”

由于供求關系短期難以改變,高棉價恐成為一種“常態”,并將持續對國內紡織業形成影響。申銀萬國證券近日報告指出,高棉價對下游以生產較低端產品的棉紡企業構成成本壓力,迫使不少中小企業選擇暫時減產或停產,加快紡織業兩極分化的升級過程。而本輪棉價上漲行情是從下游終端產品的全面上漲。從棉紡產業鏈的環節看,上游的棉花和紗線是漲價最多,往下游的面料和成衣張繼幅度相對較小,今后成本還將逐漸向終端傳遞。

根據第一紡織網測算,本年度國內棉花產量在670萬噸,本年度國內棉花總需求量約1080萬噸,剔除期初、期末庫存差值55萬噸,國內棉花供需存在355萬噸的缺口,需要依靠進口彌補,而該數值占到同期全球棉花預期出口總量的43%

 

  “上半年度棉花減產成為推動價格上漲主流因素,下半年強勁的消費需求成為棉價上漲的新動力。在全球搶資源的大背景下,外棉價格不斷沖擊歷史高點。今年棉花價格至少在2萬元/噸的價位,很可能沖擊歷史性高點2.5萬元/噸。”

公司地址:中國成都市江漢路182號 郵編:610031
電話:028-86634049 傳真:028-86633710 郵箱:office@dooce.com.cn
技術支持:方法數碼